纺织业一直是我们中国出口创汇主要行业,是中国的支柱行业。全世界都是 made in china 的衣服,哪怕现在越南、印尼等东南亚国家制造的衣服多了起来,其实背后还是中国转移出去的企业。
我们虽然
是纺织业大国
,但我们
并不是纺织业强国。
根据 附加值微笑曲线
我们依然是处在利润最低又透明的生产环节,负责纺纱、织布、印花染色、成衣制造这些劳动力密集的阶段。而在技术环节,像新型纤维、面料的开发,功能性印染助剂的开发(抗紫外、防水),纺织印染机械的生产;在营销环节,我们缺乏知名的品牌,如今每个大商场都会有物美价廉的服装快销品牌(HM、ZARA、优衣库等等),我们虽然是服装生产大国但国内快销品牌却没有建立起来。
我国目前纺织品多以传统的
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
,
缺乏技术附加值
,且多数企业承接的是国外品牌的
贴牌生产。
从国外获得订单之后,根据对方设计好的样板及质地要求进行生产,单纯依靠的是我国的劳动成本优势,毫无技术附加值可言。受全球经济不景气的影响,国外客户为了保证自身利益,其进口报价益严苟,挤压我方利润。
外商对中国纺织品的生产环节及生产成本非常清楚,如每件出口产品需要多少原材料,有几道生产工序,每件产品的成本单价如何等。进口商仅在纺织品生产成本之上再加的利润外包给中国纺织企业进行贴牌生产,如此之低的利润使我国纺织品生产企业举步维艰。
但我国纺织企业还不得不接受外商利润极低的报价,因为我国纺织品的技术附加值低、可替代性强,进口商完全可以找到其他厂商代为生产。
行业标准 卡脖子:
行业内有句话说的好
三流企业做产品
二流企业做品牌
一流企业做标准
当品牌标准无法建立起来,不能做好行业的基石的时候,那再优质的产品也是待宰的羔羊。例如第一个工业化的国家英国,纺织业也是第一次工业革命主要的行业,鼎盛时期几乎垄断全球的纺织贸易。如今英国早已去工业化,不进行直接的产品生产,但是却利用行业标准收割着韭菜。
欧盟、美国、日本都在做着这样的事情,你的产品要通过我所指定的标准,要去指定的检测机构检测否则不认可,很简单的几项性能测试,不要半个小时,就要收取上万块的检测费用,比抢银行还赚钱。
技术 卡脖子:
就目前来看,我们许多的纺织印染设备确实是国外做的好,例如意大利圣东尼的圆网纺织机,德国贝宁格冷堆设备等等,毕竟一台设备几百上千万,卖设备可比织布染布挣钱多了。这也得益于它们有着良好、悠久的工业化的基础;而我们自己在技术封锁情况下,探索的路上举步维艰。
不过国内也有一些优秀企业实现了弯道超车,例如杭州宏华的数码喷墨印花可以和国外企业一争高下。
数码喷墨印花,衣服不用像传统染料染色一样,而是像打印机一样直接把图案在衣服上打印出来,那么这样图案就会非常的精细,颜色丰富。
而传统衣服印花则采用丝网印花,把一个图案不同颜色分离出来制成丝网,让颜色浆料透过去,一个图案需要用到许多网,非常麻烦,而且当网的数量多到一定程度时,图案就会有很大偏差了,也就局限了图案的颜色和复杂程度。
品牌营销 卡脖子
大家可能会有一个固有观念,就是生产衣服这种轻工业有什么可赚钱的,实际上衣服的利润是非常高的。直接说出具体利润其实很难有概念,我们看看这些知名服装企业的老总财富排名。
卖服装的Zara创始人是全球首富。
卖服装的H&M创始人是瑞典首富。
卖服装的优衣库创始人是日本首富。
卖服装的Primark创始人是爱尔兰首富。
卖服装的C&A创始人家族是荷兰首富。
卖服装的bestsellers创始人是丹麦二富。
上一篇:TSCI 2021广州纺织供应链工业博览会延期至12月21日
下一篇:正佳环保涉不正当竞争在美被诉现正处IPO辅导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