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主页 > 期刊导读 >

轻工业手工业论文_纯棉织物防污易去污抗菌一浴

来源:印染助剂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11-10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防污整理 1.2.1 防污整理概念及发展 1.2.2 防污机理 1.2.3 常用的防污整理剂 1.3 易去污整理 1.3.1 易去污整理概念及发展 1.3.2 易去污机理 1.3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防污整理

    1.2.1 防污整理概念及发展

    1.2.2 防污机理

    1.2.3 常用的防污整理剂

1.3 易去污整理

    1.3.1 易去污整理概念及发展

    1.3.2 易去污机理

    1.3.3 常用的易去污整理剂

1.4 抗菌机理

    1.4.1 抗菌整理概念及发展

    1.4.2 抗菌整理机理

    1.4.3 常用的抗菌整理剂

1.5 所用助剂与棉纤维的作用机理

    1.5.1 防污、易去污整理剂作用机理

    1.5.2 交联剂XAN的作用

    1.5.3 抗菌剂的作用机理

1.6 课题的研究内容及意义

    1.6.1 研究意义

    1.6.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实验部分

2.1 实验药品

2.2 实验仪器及设备

2.3 测试标准及其方法

    2.3.1 织物防水性能测试

    2.3.2 织物防油性能测试

    2.3.3 织物易去污性能测试

    2.3.4 织物撕破强力测试

    2.3.5 织物抗菌性能测试

    2.3.6 织物耐水洗色牢度测试

    2.3.7 接触角测试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3.1 棉织物防污易去污整理

    3.1.1 防污易去污整理剂浓度的影响

    3.1.2 防污易去污整理液pH值的影响

    3.1.3 交联剂XAN浓度的影响

    3.1.4 轧液率的影响

    3.1.5 防污易去污整理正交试验

3.2 棉织物的抗菌整理

    3.2.1 抗菌剂浓度的影响

    3.2.2 抗菌剂整理液pH值的影响

    3.2.3 交联剂XAN浓度的影响

    3.2.4 轧液率的影响

    3.2.5 抗菌整理正交试验

3.3 棉织物多功能一浴法整理

    3.3.1 防污易去污、抗菌整理剂一浴法影响因素

    3.3.2 预烘时间对多功能整理效果的影响

    3.3.3 预烘温度对多功能整理效果的影响

    3.3.4 焙烘时间对多功能整理效果的影响

    3.3.5 焙烘温度对多功能整理效果的影响

    3.3.6 多功能整理正交试验

第四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文章摘要:婴幼儿纺织品不再单单局限于实用性,集舒适、美观和功能性于一体的新型纺织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对于婴儿来说,由于其抵抗力差,身体健康比较容易受到周围环境中细菌的影响,且婴幼儿服装上残留污渍和皮肤分泌的油脂给细菌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同时婴幼儿皮肤娇嫩,衣服残留的化学品如洗涤剂等会对其有影响,因此不能用过多洗涤剂清洗,所以开发具有防污、易去污和抗菌功能的婴儿纺织品非常有意义。婴儿服装多为透气性好、穿着舒适的织物,如棉织物,所以决定以棉织物为实验对象,对其进行多功能整理。本课题主要研究棉织物的防污、易去污、抗菌多功能“一浴法”整理工艺,优化工艺条件。工艺流程主要为:浸轧—预烘—焙烘。在防污易去污单一性功能整理中,整理液的pH值对整理后棉织物防污易去污功能的影响最大,其次是整理剂的浓度以及轧液率。防污、易去污整理剂使用过程中要加入交联剂,随着交联剂用量的逐渐增加,整理后的棉织物防污效果越好,但是其易去污效果先增后减,这是因为过量交联剂会在棉织物表面通过自交联反应形成薄膜,影响易去污整理的效果,而且交联剂用量过多,会使织物手感偏硬,织物的服用性能变差,综合考虑交联剂用量为10g/L。棉织物的抗菌单一功能整理过程中,对抗菌效果造成最大影响的是抗菌剂的浓度,其次是整理液的pH值及轧液率。抗菌剂本身不会与交联剂发生化学反应,但是交联剂的加入会降低抗菌剂与棉纤维的结合。根据单一功能整理实验的结果,当整理液的pH值为6,轧液率为80%时,整理后织物的防污、易去污、抗菌效果均很好,这为“一浴法”整理提供良好的实验基础。在防污易去污抗菌多功能“一浴法”整理中,随着抗菌剂的浓度不断提高,织物的防污、易去污性能逐渐降低;防污易去污整理剂的浓度逐步提高,但是织物抑菌率几乎无变化,这说明防污易去污整理剂对抗菌剂几乎无影响。抗菌剂属于季铵盐型阳离子化合物,棉纤维在水中呈现阴离子性,由于阳离子抗菌剂与纤维素阴离子间的离子间作用力的影响,与棉纤维易发生结合。合理的预烘温度和时间对整理效果有一定的影响,预烘温度高于100℃时,水分蒸发速度过快,可能导致织物内部的整理剂随着水分的蒸发,过快的向织物表面移动,发生泳移现象,影响整理效果,所以预烘温度高于100℃后各项整理效果会开始下降。预烘时间对整理后织物性能的影响同预烘温度相似,最佳的预烘时间应控制在90 s左右。提高焙烘温度,可以促进整理剂分子同纤维素分子之间的结合,但是当焙烘温度超过170℃后,整理后织物的防污易去污,抗菌效果都急剧下降,且织物有发黄现象。当焙烘时间为60 s时,由于焙烘时间较短,吸附在织物内部的整理剂不易在纤维内扩散反应,当焙烘时间达到90 s后织物整理效果达到最佳,焙烘时间过长会破坏纤维结构,可能引起织物发生黄变。分析得到预烘温度为90℃、预烘时间为90 s、焙烘温度为160℃、焙烘时间为90 s时织物会获得最佳的整理效果。

文章来源:《印染助剂》 网址: http://www.yrzjzz.cn/qikandaodu/2021/1110/454.html

上一篇:轻工业手工业论文_石墨烯抗菌防辐射纺织材料制
下一篇:轻工业手工业论文_Fe_3O_4-MnO_2类Fenton体系

印染助剂投稿 | 印染助剂编辑部| 印染助剂版面费 | 印染助剂论文发表 | 印染助剂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21 《印染助剂》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